低空经济,从蓝图到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正在迅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这一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策、技术、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创新。以下是低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的详细分析:

低空经济,从蓝图到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图1)

一、机遇

  1. 政策支持
    •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
    • 多地积极布局,加快探索天空的“边界”,如吉林省长白山脚下设立天空之城飞行基地,武汉、十堰等地构建低空智能“信息网”。
  2. 市场潜力
    • 有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到物流配送、空中游览,应用场景探索加快。
  3. 技术突破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正在研发石墨烯航空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
    • 亿航智能完成eVTOL固态电池飞行试验,宁德时代战略投资峰飞航空,提升电池性能。
    • 沃飞长空推出AE200纯电动有人驾驶载人eVTOL,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自主研制的RX4E锐翔四座电动飞机获颁型号合格证。
  4. 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多地加快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如浙江常态化低空载人航线首航试飞,海南首次无人机配送离岛免税品。
    • 杭州计划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完善首批10个育新基地功能。
  5. 产业前景
    • 低空经济产业链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随着政策、技术、市场、基础设施的成熟,低空经济在2025年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 低空经济与优势产业有效结合,锻造了长板,拓展了增长极。

低空经济,从蓝图到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图2)

二、挑战

  1. 技术瓶颈
    • 高性能轻量化材料、精准感知等技术尚待突破,飞行控制等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
    • 飞行器在空中难以通过简单增加电池方式提高续航能力,突破新的电池技术迫在眉睫。
  2. 安全法规与标准体系
    • 安全性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需要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的护航
    • 吉林省无人机产业协会会长王树武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政策法规建设和标准引领,形成从低空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到低空运行服务、空域管理等整体规划。
  3. 基础设施不足
    • 低空经济关键环节存在短板制约,如低空空域管理需兼顾安全与效率,全国层面的法规仍需完善。
    • 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如低空飞行试验基地和低空飞行器起降场站的建设。
  4. 人才短缺
    • 需要培养更多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

低空经济,从蓝图到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图3)

三、未来展望

  1. 应用牵引
    • 做好应用牵引很重要,北京、上海、常州等15个城市已宣布联合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计划到2025年打造100个示范项目。
    • 各地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应用落地,并在试点基础上加快场景深化拓展。
  2.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 强化顶层设计、政策法规建设和标准引领,形成从低空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到低空运行服务、空域管理等整体规划。
  3.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加快推动5G-A技术验证和应用试点,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
    • 低空经济与优势产业有效结合,锻造长板,拓展增长极。
  4. 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 安全性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需要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的护航。
    • 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兼顾安全与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低空飞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低空经济,从蓝图到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图4)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基础设施稳步建设、多元场景商用落地,低空经济腾飞的各种要素正在加速形成发展闭环。可以大胆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将迈上新台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的新兴力量。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图片AI创作,内容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dt/1599.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