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掷地有声地宣布:"5 年内,飞行汽车将成为大众日常通勤工具。" 这一论断犹如一颗惊雷,在全球科技与汽车产业激起千层浪。此时,距离小鹏分体式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 完成全球首次载人飞行仅过去四个月,其 4000 台预售订单已悄然叩开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的大门。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何小鹏的底气源自对技术趋势的精准洞察。他预言,当 L3 级自动驾驶普及后,汽车形态将发生革命性变化:"未来汽车将成为具身智能产品,既能在地面行驶,也能翱翔天际。" 这种陆空两栖的出行方式,正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变为现实。
在
珠海航展的镁光灯下,小鹏 "陆地航母" 的亮相令世界震撼。这款全球首辆可收纳飞行器的乘用车,搭载全域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实现陆行超 1000 公里续航,行驶中即可为飞行器补能。其独创的单杆操作系统,让零基础用户 5 分钟上手飞行,彻底颠覆传统航空器的操作逻辑。
技术攻坚背后,是小鹏 11 年的持续投入。与南航共建的
无人机研究院攻克吨级
eVTOL 核心技术,中国电科二十八所研发的低空安全大模型破解监管难题,5G-A 通感一体技术构建起低空智联网 "数字底座"。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国首个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落户浦口,建立从零部件到整机的全链条质检标准,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预售数据背后,是消费市场对新物种的强烈期待。早期用户画像显示,科技爱好者与高净值人群构成核心群体,他们追求 "空中自驾" 的独特体验。为匹配这种 "稀缺性",小鹏采用限量供应策略,初期产能仅能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消费场景的创新同样令人瞩目。在长江之畔,无人机巡航已覆盖 98 公里岸线;在浦口试点的 "空中急救走廊",将血液配送时间缩短 25 分钟;智慧农业示范区中,无人机作业精准度达 99%。这些应用场景的成功验证,为飞行汽车商业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面对万亿蓝海,浦口正构建 "三位一体" 产业生态。通过设立 10 亿元产业基金、出台专项人才政策,集聚长空科技等 30 家龙头企业,建成
江苏首个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
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明确将浦口定位为低空经济核心区,规划 2.4 平方公里产业空间,构建 "一中心两平台多空域" 发展格局。
政企协同效应持续显现。南京低空经济产业联盟集聚 17 家整机企业,省级航空应急训练基地提供全链条保障。政策创新方面,浦口发布 "招商图谱",对落户企业给予最高 2000 万元奖励,组建标准化委员会主导制定行业规范,建立 "云服务 + 网支撑 + 端感知" 监管体系。
在欧洲市场,小鹏汽车已跃居 4 万欧元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在东南亚,印尼等国成为新增长点。2025 年,小鹏计划进入 6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 300 个销售服务网点,海外销量目标翻倍。这种 "空海陆三步走" 战略,展现出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野心。
技术标准的话语权争夺至关重要。何小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连续两年提交飞行汽车资质认证、基础设施建设等议案。随着国家低空经济发展司成立、民用航空法修订推进,中国正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站在新起点,浦口提出 "三步走" 战略:2025 年建成全国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2027 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2030 年打造 "天空之城"。规划 50 个 eVTOL 起降站点,试点城市空中交通系统,推动低空经济指数纳入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全球视野下,小鹏正与港澳大湾区共建创新走廊,筹备全球低空经济峰会。当飞行汽车真正融入城市肌理,人们的出行半径将呈几何级扩展,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形态都将发生深刻变革。
结语:
从新能源汽车到飞行汽车,从 AI 助手到具身机器人,何小鹏的战略布局始终围绕 "科技平权" 展开。当 4000 个订单化作燎原之火,当 5 年之约进入倒计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产品的成功,更是中国在新质生产力赛道的全面突围。在长江北岸的这片热土上,一个万亿级的 "天空产业带" 正在崛起,为全球交通革命书写 "中国方案"。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fxqc/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