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空经济的发展中,农业物流赛道凭借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正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农业领域:
- 应用广泛: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无人机发展成熟度高。以大疆农业为例,自 2012 年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截至 2024 年 10 月,其农业无人机已覆盖全国 38% 的耕地面积,在粮食作物种植中整体渗透率达 40%,在部分区域,95% 的作物都使用农业无人机进行全流程植保管理。从最初的植保功能,发展到如今的播种、撒肥、吊运等多功能作业,全面渗透到 “农、林、牧、渔” 各个领域。
- 效率显著:农业无人机能解决复杂地形的喷洒难题,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与作业安全。如在秭归,大疆 T100 可在不到两分钟完成载重 85 公斤橙子的吊运任务,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2024 年,大疆农业无人机作业亩次达到 25 亿亩次,涉及作业台数 20 万台,近 50 万人从事飞防服务工作,创造了约 125 亿元人民币的飞防市场规模。
- 政策助力:政策扶持也为农业无人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从农机产品性能和质量标准的推动,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全面覆盖,再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农业无人机的单独规定,都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使用门槛,促进了农业无人机行业的发展。
- 物流领域:
- 配送优势:无人机在物流配送方面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能实现点对点的快速运输,不受地面交通拥堵的影响。目前,外卖无人机配送等场景已在北京、上海等多地试点,全国有超过 30 个城市有物流无人机在运行,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每天有 5000 到 10000 次的快递外卖飞行。
- 试点拓展:多地正在积极开展 “低空 + 农村物流” 试点项目,如平湖市的 “低空 + 农村物流” 试点,3 月 31 日完成了快递包裹投递运营首飞,通过整合资源,聚焦乡村末端快递物流服务,开展快递包裹、农产品、农资等运输配送,探索多种运营模式,以提升物流配送效率,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35 年我国无人机整机交付架次超过 6100 万架次,带来制造产值预计将达到 4900 亿元。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农业物流赛道将继续发挥其在低空经济中的 “头号引擎” 作用,推动低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守望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wrj/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