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

这几天,

一条横跨长三角的“空中走廊”火爆出圈,

引发全国关注:

上海浦东、嘉兴南湖、苏州金鸡湖三地间

全长275公里的低空交通环线通航

将跨城通勤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

“打飞的上班”的梦想照进现实。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1)

这条航线不仅改写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时空格局,更让低空经济一概念从蓝图跃入现实。作为继公路、铁路、航运之后的“第四张交通网络”,低空经济正以“空中巴士”“无人机物流”“智慧农业”等创新形态,重塑城市发展逻辑。

嘉兴,这座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城市,正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探索一条“向天要空间”的产业升级之路。

天空成“新马路”!

低空经济开启城市“立体副本”  

当城市地面交通陷入“毛细血管堵塞”的困局,低空经济正为城市发展开辟出全新的垂直维度。在这场空天竞逐的赛道上,嘉兴正以创新应用为引擎,加速构建独具特色的低空经济生态圈,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出行,“空中巴士”改写出行逻辑——传统通勤模式下,嘉兴至上海浦东需绕行高速或高铁,耗时超1.5小时。如今,低空交通环线以“点对点”直线飞行模式,将三地通勤效率提升300%,相当于在长三角城市群上空编织了一张“30分钟经济圈”网络,不仅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催生了跨城职住、商务往来、文旅消费的新模式,上海金融精英晨起飞赴嘉兴开会,苏州游客乘直升机俯瞰南湖烟雨,正在成为日常图景。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2)

物流,无人机重构物流版图——去年,“嘉兴市城乡无人机运输和城市出行与物流服务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谋划布局低空“路网”,探索应急救援运血、无人机配送等应用场景。以“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为例,截至目前,嘉兴南湖区构建了“血站-三甲医院-乡镇中心医院-村卫生所”的立体化空中医疗物资配送网络,开辟了13条常态化低空医疗物资配送线路,成功运行1200架次,飞行里程超过10000公里,为嘉兴区域医疗服务的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实、快捷的空中通道。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3)

农业,植保无人机成为“新农人”的标配——在秀洲区新塍镇诺禾生态农场,农场无人机操作员操控着植保无人机给农田施肥,与地面植保机械施肥相比,无人机植保一天能施肥400亩,省掉10个人工成本,一天省下2000元。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4)

据统计,目前嘉兴正在加快打造“无人机+医疗救治”“无人机+城市治理”“无人机+农林植保”等一批应用场景,已经成功构建了23个应用场景项目,13条飞行航线覆盖嘉兴市内约80%区域范围,让低空经济今后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5)

“低空经济不是简单的飞行器竞赛,而是城市空间的深刻重构。”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医疗急救到农业生产,从商务通勤到城市配送,低空经济正在深刻改变嘉兴市民的生活方式。或许用不了多久,“手机叫飞车”“无人机送快递”将成为这座城市的新日常,而这片曾经只属于飞鸟的天空,正变成服务百姓生活的“民生新空间”。

 

长三角“天空之城”崛起!

嘉兴靠这“四重奏”掘金空中万亿市场 

从大中型飞机到小微飞行器,从载人航空到无人机集群,那些曾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空中出行、无人机物流等场景,如今正在嘉兴的蓝天之下成为现实。

近年来,嘉兴“低空+”应用场景呈现爆发式增长,而这背后,正是低空经济这一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崛起——作为万亿级规模的“新蓝海”,它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乘风而起”。

这一发展态势的形成,绝非偶然,而是地理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共同奏响的“四重奏”。

从地理资源来看,作为长三角平原城市,嘉兴平均海拔仅3米,全年适航天数超300天,空域条件堪称“天然飞行区”。目前,嘉兴全市已建成各类直升机起降点33个,无人机起降点71个,为打造低空经济联通大物流、大网络的干支线,形成立体交通奠定了基础。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6)

从工业制造来看,嘉兴在低空制造行业具备较强基础,目前,嘉兴已有18家低空制造企业、8家低空应用企业相继落户,串联起研发、制造、测试、应用、服务等多环节,低空产业集群已成形成势。譬如,平湖重点建设低空配套制造、低空航空器、低空运营服务等关联产业,积极构建航空航天“211”现代产业体系;海宁也在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上也开足马力,打造海宁航空装备产业平台。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7)

从市场规模来看,嘉兴不仅是江南粮仓,农民“钱袋子”连续21年领跑浙江全省;还是工业强市,所辖五县(市)全部跻身2024年中国工业县(市)百强榜单。与此同时,城市人气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达560.8万,实现40余年正增长。旺盛的产业需求和庞大的市场体量,推动“低空+农业”“低空+工业”“低空+消费”等场景加速落地,既为低空经济注入新活力,更为城市未来打开无限想象空间。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8)

从政策支持来看,去年9月,嘉兴发布《嘉兴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从布设低空基础设施网、完善低空航路航线网、构建低空飞行服务网等多方面着力,提出到2027年将我市打造成为“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定位以及“3+2+2+X”的总体发展格局。

如今,在“四重奏”的协同发力下,嘉兴正以先行者的姿态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加速领跑,一个“天上有飞机、空中有航线、地面有产业、应用有场景”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成型。

从“飞起来”到“用起来”

嘉兴低空经济的“突围战”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这一概念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从去年“打造新增长引擎”的产业定位,到今年“安全健康发展”的规范要求,看似简单的措辞变化背后,实则蕴含着国家对低空经济发展路径的深刻思考——既需要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更需筑牢规范发展的根基。这种政策转向,预示着低空经济已从最初的探索试验期,正式迈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9)

各地纷纷布局,着力将低空空域从“自然空间”转化为“经济空间”,一场抢占城市天空的竞赛已然拉开帷幕——南京实现吨级以上eVTOL“空中的士”首次跨长江飞行;深圳无人机外卖配送服务平均每天已达到近700份,珠海与深圳之间实现全球eVTOL跨海跨城空中航线首飞;上海无人机常态化运海岛海鲜和快递,张江人工智能水域应用场景试验区中无人船如入无人之境……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10)

面对这片万亿级“新蓝海”,嘉兴飞向未来需要跨越哪些“气流层”?  

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作为新兴产业,万亿“天空之城”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从“飞起来”到“用起来”,背后潜藏着诸多亟待解决的挑战。低空空域管理尚不完善、低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技术标准化程度较低、低空飞行安全仍存在风险等问题,成为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而这些“成长中的烦恼”,正是产业走向成熟必须跨越的门槛。为此,嘉兴打出了一套系统化的“组合拳”:

在机制创新方面,嘉兴率先组建低空经济工作专班,以“清单化+项目化”方式推进“3+2+2+X”发展布局,空域管理探索不断创新——做好低空安全底座建设,积极准备承接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特别是与上海虹桥机场签署战略协议后,“空中走廊”建设捷报频传:全省首条跨省载人低空航线直通浦东机场,长三角核心区首条低空交通环线连接苏州工业园区,区域协同发展迈入“飞行时代”。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11)

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加速推进。由嘉通集团牵头的嘉兴市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已于3月底完成注册以及实体运作,该公司将重点聚焦城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运营、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飞行场景应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四大业务板块,协助政府安全、高效、有序管理低空空域飞行活动,为用户提供飞行服务保障,并推动低空飞行活动在各个领域不断延伸,逐步实现低空飞行全领域应用,带动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12)

放眼未来,一批标志性项目蓄势待发:直升机起降场正在选址布局,公交枢纽将变身为无人机“空中驿站”,高速服务区和轨道站点将配置智能机巢,共同编织城市低空服务网络。

“我们旨在打造一批嘉兴特色的应用场景,在政务、载人、物流等三个方面,实现‘人、物齐飞’。”嘉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市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计划通过与国内专业航运公司合作,直升机载人力争开通一条以上跨省市的线路,如市区到上海或杭州机场,推动低空+旅游观光体验线路运营,并试点推进临空经济区的物流快递无人机线路。

嘉兴大建“空中高速”,竞逐万亿蓝海!(图13)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这场关于“天空”的变革,

正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共振中,

加速照进现实。


读嘉新闻记者:朱葭苇
编辑:谭娇
责编:谭罗敏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嘉兴发布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jiaxing/2479.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