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低空经济:科技创新与政策护航,铸就 “天空之城”
在当今全球城市发展的浪潮中,深圳一直以其独特的创新活力和前瞻的发展眼光走在前列。如今,深圳又在低空经济领域崭露头角,凭借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的双轮驱动,正逐步铸就一座令人瞩目的 “天空之城”。
漫步在深圳人才公园,无人机外卖服务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加拿大人阿米莉亚对这一新鲜事物赞不绝口,“等待时间差不多 10 分钟,咖啡还是热的”,这样便捷高效的体验背后,是深圳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目前,深圳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广泛,涵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等多个领域,如同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全方位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技创新,是深圳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空天技术作为深圳 “20 + 8”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点发展领域,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从卫星的研发、设计,到制造、运营以及应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的话语充满自豪:全国 90% 的消费级无人机和 60% 的工业级无人机都在深圳生产。而且,深圳无人机企业在全球专利布局上更是成绩斐然,数量已超过 1.4 万件。这些专利如同坚固的盾牌,为深圳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不仅如此,深圳还集聚了 1700 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大疆、道通智能、丰翼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发展潮流,峰飞、卓翼智能等行业领军企业也纷纷落户,形成了集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正如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黄强所说:“不出深圳就能造出一架无人机。” 这不仅是对深圳产业实力的高度自信,更是深圳科技创新成果的生动体现。
在科研投入方面,深圳也毫不吝啬。2024 年度,深圳在基础研究专项中立项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在低空领域开展前沿探索,在科技重大专项中专设 “低空经济与空天” 专项,并围绕无人机技术、环境感知技术等方向发布了一系列项目。同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计划中,对低空关键零部件研发给予大力支持,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然而,科技创新只是深圳低空经济发展的一个轮子,政策支持则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轮子。2024 年,《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的实施,成为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同年,深圳还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及《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 年)》,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集聚资源,以超常规的力度支持低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
2025 年,大湾区低空经济投资基金的设立更是为深圳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3 亿元的规模,旨在支持低空领域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成长,推动就业、创业及人才培养,助力产业升级与集聚。中国科学院院士、鹏城实验室副主任尤肖虎对深圳低空经济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深圳快速发展的低空产业集群如今已成规模,正逐步展现出作为全球低空经济产业先锋的实力,深圳在从‘无人机之都’向‘天空之城’前进的道路上持续发力。”
在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的双重护航下,深圳还在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发力。2024 年,深圳率先启动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SILAS 系统)建设,该系统目前已上线试运行,可支持接入深圳市 CIM 平台及三大运营商通感基站数据,具备在数字孪生场景中监视特定区域内目标飞行物的能力,为低空经济的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深圳还组建了全国首家城市级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为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安全,始终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深圳建成的三维多物理场耦合风洞设施先导装置,已为众多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中小型低空飞行器研究测试服务,为低空飞行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截至 2024 年底,深圳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起降点 483 个,构建了全球首个市域级 “5G + 毫米波 + 卫星” 空天地一体化的低空全覆盖安全网络,基本实现 120 米以下空域 5G 网络连续覆盖。
从最初的无人机探索,到如今低空经济的全面开花,深圳正以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为双翼,在 “天空之城” 的建设道路上稳步前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深圳的低空经济将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典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旅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11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