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低空经济:政策赋能,产业腾飞
近年来,合肥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科研创新和场景拓展,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合肥已成为全国低空经济体制机制最灵活、基础设施最完善、应用场景最广泛、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合肥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
一、政策支持:真金白银赋能企业
合肥市通过多项政策,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23年12月,合肥印发《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构建“4120”低空经济工作体系,聚焦空间保障、产业集聚、场景示范和设施建设四大领域。2024年6月,出台《合肥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从引进头部企业、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开通商业化飞行航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2024年11月,推出《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奖补细则。
• 资金支持:对新引进的低空经济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每年最高2000万元、累计不超过1亿元的经费支持;对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以及运营合格证(OC)的企业,给予资助,其中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1500万元,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500万元,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300万元。
• 场景拓展:支持企业开通载人eVTOL、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0万元。
二、技术创新:兵团作战攻克关键技术
合肥市通过设立科研机构,推动低空经济关键技术的突破。2024年9月,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低空经济电池能源、飞控系统、适航服务三大研究院揭牌,集中攻关低空经济核心技术。
• 高密度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池能源研究院发布高密度固态电池产品,使eVTOL续航时间达到48分10秒,续航能力翻倍增长,为城市空中交通、消防应急等场景提供技术支持。
• 科研机制:研究院采用“揭榜挂帅”“科研包干”“成果使用权共享”等创新机制,组织科研院所、院士团队、核心央企、头部民企开展“兵团作战”,集中攻关关键技术。
三、产业生态:场景为王,做大产业
合肥市通过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完善。2024年3月,合肥市中心血站、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与合肥送吧飞合低空物流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通6条无人机航线,构建低空医疗运输网络,较地面运输节省约40%的时间。
• 应用场景:截至2024年底,合肥已开通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轨道巡检、景区外卖配送等200多条航线,年度飞行近2万架次。
• 产业集群:合肥集聚了亿航智能、零重力等200余家低空经济企业,初步形成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四、打造国际低空之城
合肥市计划加快建设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产业先导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合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政策支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 发展目标:到2025年,合肥低空经济产业规模预计突破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
• 生态价值: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低空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合肥市通过政策赋能、技术创新和场景拓展,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标杆城市。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的持续深化,合肥低空经济必将为区域经济注入无限活力,描绘出一幅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图。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瞭望塔,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129.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