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开启低空飞行与运输的新时代

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现状

(一)多地低空飞行屡创纪录

近年来,我国多地在低空飞行方面不断取得亮眼成绩。例如,朗萨航空曾从重庆两江龙兴机场出发,开启了一场超长距离的低空飞行之旅。其飞行路线途经多座城市,最终成功创下了国内低空飞行最长距离的纪录,这一壮举在低空飞行领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且,借着这次成功飞行的经验以及探索,后续还开通了固定的低空航线,为更多低空飞行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无疑展现出当下我国在低空飞行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开拓的良好态势,也让人们看到了低空飞行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低空经济:开启低空飞行与运输的新时代(图1)

(二)各地低空运输项目落地

在低空运输领域,各地也是积极布局并不断有项目落地实施。以河北为例,当地大力完善低空经济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通用机场的优势,开展了低空游览、科普研学等多种多样的低空运输应用场景。民众可以通过低空游览,从别样的视角欣赏当地的美景;学生们也能借助科普研学活动,更加直观地了解航空知识,感受低空飞行的魅力。而在深圳,相关部门通过积极进行基站建设,助力低空运输航路实现了 5G 信号的全面覆盖,这使得在城市内实现跨城区的快速低空运输成为了现实。比如一些紧急医疗物资的运输、重要文件的快速传递等,都能借助低空运输更加高效地完成,进一步彰显了低空运输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二、低空经济背后的支撑要素

(一)空域管理改革的推进

全国多地正积极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为低空经济的腾飞筑牢根基。上海计划构建低空公共航路网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进一步明晰低空飞行的路线与规则,让低空资源能被有序利用起来。内蒙古则结合自身地域广袤、空域开阔等特点,合理划设低空空域,既保障了安全,又充分释放了低空飞行的空间潜力。这些积极的改革举措,有效盘活了低空资源,为众多低空经济项目的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诸如低空观光旅游、低空物流运输等业务能够更加顺畅地开展,让低空经济从设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二)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

各地纷纷出台有力政策,为低空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不少城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例如广州围绕航空文化体验、空中应急救援、空中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打造示范应用场景,以政策为引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吸引专业人才汇聚,推动低空经济向多元化、深层次发展。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对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在场地租赁、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其发展的积极性,全方位助力低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三、低空经济带来的多元影响

低空经济:开启低空飞行与运输的新时代(图2)

(一)旅游产业的创新升级

如今,低空经济正为旅游产业带来创新升级的新机遇。在汕头南澳县,海岛低空观光旅游项目备受游客青睐。游客们乘坐低空飞行器,翱翔于碧海蓝天之间,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俯瞰南澳岛的绝美风光,感受海岛独特的魅力,那蜿蜒的海岸线、金色的沙滩以及错落有致的海岛建筑尽收眼底,让人流连忘返。绍兴也推出了直升机旅游航线,游客沿着既定线路飞行,可以欣赏到古城的小桥流水、白墙黛瓦,领略千年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低空飞行以其独特的体验感,丰富了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开拓出众多新颖的旅游产品,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从而有力地带动了各地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旅游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低空经济的发展还展现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进步。以山东为例,这里汇聚了众多通用飞机及无人机相关企业,涵盖了从零部件制造到整机装配,从研发设计到售后运维等多个环节,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低空经济产业链。随着低空飞行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些企业订单量稳步上升,发展蒸蒸日上。同时,通航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无论是飞行培训、空中巡查还是低空运输等服务都日益完善。在低空经济的带动下,众多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共同为地方经济的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彰显出低空经济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四、低空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低空经济:开启低空飞行与运输的新时代(图3)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低空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空域管理方面,目前虽有多地积极改革推进,但仍需全国层面进一步统筹协同,不同地区的空域管理规则和协调机制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空飞行、低空运输等业务跨区域开展的流畅性。其次,随着低空经济不断引入新技术,像一些新型飞行器、智能航行系统等应用,然而与之相匹配的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还不够完善,新技术带来的未知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再者,低空旅游市场尚处于培育阶段,目前产品相对单一,大多集中在观光游览方面,缺乏深度的、多元化的主题旅游产品,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对低空旅游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形成了制约。

(二)解决措施

为应对上述问题,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从多方面发力。一是要加快建设更加有效的空管与航行服务系统,强化全国性的空域管理统筹协调平台,统一标准和规则,实现不同区域空域资源的高效调配与无缝对接,保障低空飞行活动的顺畅进行。二是健全安全管理规章标准体系,针对新技术应用制定详细且严格的安全评估、检测、监管机制,提前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确保低空经济在安全的轨道上运行。三是持续挖掘旅游消费需求,结合各地特色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开发如低空文化体验游、低空生态探秘游等更多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低空旅游产品,同时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低空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拓展低空旅游的市场份额,让低空经济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活力。

五、低空经济的未来展望

低空经济:开启低空飞行与运输的新时代(图4)
展望未来,低空经济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从规模增长来看,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 5059.5 亿元,增速为 33.8%,乐观预计到 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中国民航局也曾预测,到 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攀升至 1.5 万亿元,而到 2035 年更是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众多企业也纷纷涌入这一领域,截至 2024 年 9 月,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数量超 5 万家,其中上市企业 118 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211 家、高新技术企业 3991 家,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未来低空经济将渗透到更多领域。比如在城市交通中,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有望构建起高效、安全、舒适的空中通道,连通偏远地区以及大型城市,像沃兰特航空的 eVTOL 机型 VE-25,可用于医疗急救与货运,其航程在 200 公里到 400 公里之间,翼展达到 16 米,还是全球范围内起飞重量最大、客舱空间最大且足以容纳全尺寸医疗救援担架的 eVTOL。在农业领域,随着国家农业政策对农业无人机运用的刺激,以及农业无人机自身成本下降、补贴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其有望大面积落地,助力农田智慧化、规模化管理,在耕种管收的 “管” 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低空游览场景也受到各地普遍重视,低空经济还会在物流、安防、气象等多场景相互融合下,催生出更多创新模式,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从技术迭代角度而言,各类低空飞行器正不断推陈出新。无人机朝着智能化、轻量化、智能通信等关键方向发展,随着 5G、6G 以及星链等通信技术的进步,其超视距远程测绘和遥控能力将大幅提升。eVTOL 航空器也在快速发展,有行业人士预计到 2030 年,我国 eVTOL 航空器将进入家庭,保有量有望达到 10 万架,产品价格也会逐渐降低,四五座的 eVTOL 航空器价格有望降至两三百万元。同时,低空智联网相关建设也在持续推进,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建议着力发展基础设施网、空中航路网、通信导航网、空域管理网、低空服务网五网融合的低空智联网建设,为低空飞行器安全飞行保驾护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也在加快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不过,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并解决一些问题,比如空域管理的全国统筹协同、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安全风险管控,以及低空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开发等。但只要各方协同发力,通过完善空管与航行服务系统、健全安全管理规章标准体系、挖掘旅游消费需求等措施积极应对,低空经济必将能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活力,在我国经济的蓝海中乘风破浪,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上内容由Ai生成,图文仅供学习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潘小川,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1052.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