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人力奔波” 到 “无人机搬运”,山林保护的科技蝶变
2月27日,安徽省宿松县趾凤乡白崖寨的悬崖峭壁间上演震撼一幕:三架重型无人机在云雾缭绕中悬停、盘旋,精准将数十公斤的疫木“空投”至山脚。这场科技与自然较量的背后,是当地破解松材线虫病防治难题的革命性突破——从此,700年历史的古寨告别“人扛骡驮”的原始模式,迈入智慧林业新时代。
松树“癌症”蔓延!悬崖古寨面临生死考验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隐形杀手”,感染后40天即可致死,3-5年可摧毁整片林海。趾凤乡4.7万亩林地中,90%为陡峭山地,传统人工清理疫木需跋涉数小时山路,一天仅能运输1吨,作业人员常因悬崖坠落、滑坡等风险陷入险境。更严峻的是,疫木若未被及时清理,病菌会通过昆虫迅速扩散,威胁整片森林生态。
“钢铁蜂群”破局:无人机日运12吨创奇迹
宿松县林业局创新启用“无人机吊运专班”,三台定制重型无人机组成“空中运输队”。操作员通过北斗导航规划路线,无人机可自动规避山体障碍,在30秒内完成80公斤疫木的超低空精准投放。相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60倍:
1.速度狂飙:单机日运输量达12吨,相当于60人全天工作量;
2.安全升级:作业人员无需靠近危险区域,悬崖作业零伤亡;
3.成本骤降:单次运输成本从千元降至百元,年度节省经费超百万。
科技赋能生态:从“被动防守”到“智慧守护”
此次行动不仅是运输方式的革新,更是林业治理体系的升级:
1. 全链条监管:通过无人机轨迹追踪系统,实时监控疫木流向;
2. 精准施策:结合AI图像识别技术,快速定位病害高发区域;
3. 长效防控:建立无人机应急响应机制,30分钟内可抵达偏远林地。
“未来我们将引入光谱分析功能,让无人机化身‘森林医生’,提前预警病虫害。”县林业局局长高荣仁表示。
千年古寨焕新颜:科技为生态留白
白崖寨的无人机作业,不仅保护了古寨原有风貌,更为全球山区林业防治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5G基站覆盖山林,当地计划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让无人机成为常态化护林“哨兵”。当科技之翼掠过青翠群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正在被重新定义。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瞭望塔,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178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