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各地低空经济发展:深圳领先,多地紧追不舍

自 2024 年起,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及 “低空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正成为各地竞相角逐的新赛道。在这场 “低空经济第一城” 的激烈竞争中,深圳广州上海南京、成都、苏州等城市表现得尤为积极,而深圳在当前的竞争中暂居领先地位,不过众多城市也在全力追赶。
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展力度最大且行动最为迅速。低空经济主要涵盖硬件、软件、应用三个关键部分。以硬件中的无人机产业为例,深圳展现出了绝对的优势。大疆无人机作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引领者,使得深圳全市无人机产业规模接近千亿,上下游配套完善,产业集聚能力极强。预计在未来十年,无人机产业将保持 50% 以上的高速增长,有望在 2030 年率先突破万亿规模,深圳无疑将在这一发展浪潮中占据重要先机。
然而,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并非高枕无忧,面临着诸多有力竞争者。硬实力方面,西安堪称强劲对手。西安在航空、航天、雷达、监视、航电、飞控、材料以及人才等基础领域极为雄厚,这些扎实的基础为其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上海同样不容小觑。上海未来产业规模庞大,并且高度重视低空经济。依托中国商飞,上海集聚了一大批上下游龙头企业,其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都十分强大,未来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

剖析各地低空经济发展:深圳领先,多地紧追不舍(图1)

成都在低空经济发展上也独具特色。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成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中航、纵横、腾盾、傲势等一批企业不断涌现,初步形成了工业无人机产业集群效应。在 eVTOL 方面,成都的沃飞长空等企业已具备整机研发和生产配套能力。此外,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成都拥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以及中国民航局二所等科研机构,在空管、雷达、监视、航电、飞控、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基础也较为明显,发展后劲十足。
各地为了在低空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也纷纷采取行动。一方面,各地积极在本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与低空经济未来五年发展趋势之间寻找交叉点,以此明确未来五年低空经济的发展目标方向,并清晰规划低空经济路线图。另一方面,做好空中交通指挥网络和地面若干飞行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与布局,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完善之后,再着力打造应用场景。同时,各地还注重抓好稀缺资源和平台资源的引进、培育与整合,将点对点招商模式转变为利用平台吸引上下游优势资源集聚,推动行业生态链建设,通过引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空经济行业大会、展会,搭建国际间对话合作平台,提升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吸引优秀企业和人才集聚,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这场 “低空经济第一城” 的竞争中,深圳虽暂时领先,但各地凭借自身独特优势紧追不舍。未来,低空经济领域的竞争格局充满变数,究竟谁能最终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 “低空经济第一城”,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陈鹏,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090.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